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

4321與50/50

(最佳財經演員 二之二)

我心目中的最佳財經演員就是﹕施永青。

此人不必我多作介紹了吧。如你對他真的陌生﹐有一本書值得一讀﹐<我就是我 - 施永青的故事>﹐很有趣的。

施先生有一個簡單的投資方法﹐他稱為“4321”﹐ 在一些講座和他的文章也有提及。何謂“4321”﹖ 他把自己的資產分為十份﹐四份是物業﹐三份是股票﹐兩份是現金﹐一份是商品。少少補充﹐他是不相信美元的﹐所以現金必然不會全是港幣﹔至於商品﹐主要是黃 金(是見得到摸得著的實金﹐而不是什麼期貨合約或ETF) 。價格當然是會變動的﹐所以久不久要賣掉某些東西﹐又要買回某些東西﹐以保持資產大約維持在“4321”這個比例。

他的方法令我想起<The Intelligent Investor>。書裡把投資者分為兩類﹐穩健型(Defensive)和進取型(Aggressive)。本文不深入詳談此書。總之﹐如果嚴格 根據書裡的定義﹐市場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參與者其實都應該歸類為穩健型。書裡有一個建議給穩健型投資者﹐就是“50/50”﹐把資產分為一半債券一半股 票。要注意的是﹐<The Intelligent Investor>的目標讀者(target reader)是美國人﹐而且最新版本也已經是寫於三十七年前(即1972年) 。如果過去或現在有香港人讀過此書﹐傻呼呼的用一半身家買美債﹐一半身家買美股﹐回報應該及不上投資在本地的藍籌股。

所以﹐讀書真的不能讀死書﹐魔鬼的確都在細節中。無論是“4321”還是“50/50”﹐ 都只是一種參考﹐不能照單全收。投資者實在是要多做功課﹐多動腦筋。就以組合中的股票為例吧﹐你要選那些股票持有呢﹖這中間的學問可就大了。不過﹐總的來 說﹐投資者做好資產分配(asset allocation)是遠遠比經常炒出炒入優勝的。資產分配要做得好﹐你未必需要高深的數學﹐你可能更需要的是文史哲。

“最佳財經演員”當然不會是一個給“冧巴”的人﹔當然不會隨口就能分析各大小公司﹔當然不會用一套偽學問來充專家。他是一個對世情有深入認識的人﹔憑理據來立論﹔能夠幫助我們看清一點﹐看遠一點﹐看深一點。

我不認識施永青先生﹐但有留意他的言論和文章。他的本業並非金融﹐也沒有什麼“正統”學術背景﹐可是我認為他的見解比起好一些財經專家或大學教授更具參考價值。“最佳財經演員”我選他﹐你同意嗎﹖

原文發表於2009年11月23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