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

美元﹑聯匯﹑股價

先問你一個問題﹐什麼是“股價” ﹖

香港實行聯繫匯率﹔7.8港元兌1美元。發鈔銀行如想印製港元﹐必先要存美元入外匯基金。理論上﹐假如你擁有地球上所有港元﹐你拿到金管局去是可以換回同等價值的美元的。但美元呢﹖美元以什麼作後盾﹖

又假如你擁有地球上所有美元﹐你拿到美國聯邦儲備局去想換回一些東西﹐聯儲局局長可能會這樣答覆你﹕“如果是以前﹐我們可以給你同等價值的黃金。可是本國已取消了金本位﹐美元實在是沒有任何實質支持的。這樣吧﹐反正我們的鈔票全球通行﹐你就拿著它到處消費吧。”

錢可以買到的東西甚多﹐股票是其中之一。

那“股價” 到底是什麼呢 ﹖對於這個看似簡單到近乎可笑的問題﹐我認為Philip Fisher在他的<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>一書裡提供了一個極具啟發性的答案﹕“……stock prices are quotations expressed in money. ”

一個超級大國﹑一台印鈔機﹑一種沒有實質支持隨印隨有而且流通(氾濫或許更貼切)全球的貨幣﹔以上就是現今大部份股市Boom and Bust的根本原因。

美元氾濫﹐港元不會少到那裡去。香港沒有外匯管制﹐資金可以自由進出。聯繫匯率制度底下﹐海外炒家無須面對匯兌風險。這樣的一個開放型股票市場是特別吸引 國際熱錢的。熱錢的流入流出(他們買賣成份股居多﹐原因按下不表)﹐本地投資者(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散戶)的跟風炒作﹐由是股票價格與及恆生指數不難狂升暴跌。

Boom and Bust本是股市常態﹐但美國發展出來的一套遊戲規則有沒有令問題變得更加嚴重﹖由83年開始香港一直奉行的貨幣政策是不是已到了認真檢討的時候﹖太多太 多的問題是我們一般人未必有能力解決的﹐而天下間也沒有完美的制度﹔作為投資者﹐我們只能時刻留意市場的變化﹐了解問題所在﹐看清形勢﹐然後做出明智決定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